2025年,烟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将超17%
水母网7月2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宏伟 实习生 刘蕙中 张镭)科普主体多元化、设施体系化、手段信息化、活动品牌化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实施五项提升行动;
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推动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实施四项重点工程……
昨日,记者从市科协获悉,《烟台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我市将持续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围绕服务市委“1+233”工作体系,着力打造社会资源共享、智慧传播广泛、科普高效高质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
根据《方案》,到2025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7%,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更加均衡。“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机制探索取得有效进展,科学精神广泛传播,创新氛围更加浓厚。科普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科普资源质效显著提升。
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
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综合素养评价
根据《方案》,我市将实施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
如何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近年来,市科协着重打造“启梦行动”科普活动品牌,2021年烟台市“启迪科技梦 畅想新百年”百场送科技进校园活动,由12家协作单位提供航模、天文、3D打印、物理化学实验、农耕文化知识等科普体验、讲座活动的优质科普服务“菜单”50多项,学校按需点单,“组团式”开展科普活动,在近50所学校开展活动100余场,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科技的神奇、感受科技的魅力。开展“启梦”行动——烟台市科普大篷车基层巡展活动,征集科普大篷车联合承展单位,对学校提供“点单式”科普服务, 2021年烟台市科普大篷车总计行程8100多公里,巡回学校和社区(乡村)开展活动近62场次,受众人数10万余人次。2022年举办首届烟台市青少年科技节,包含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科普演讲大赛、青少年科普作文征集活动、青少年科技小制作成果展示活动四项比赛活动,由市赛选拔后推荐参加省赛。
根据《方案》,我市将以激发青少年想象力和好奇心为重点,将科技、科普教育纳入研学实践和课后服务资源,着重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探索推进人工智能环境下教师人机协作支撑体系建设和课堂教学变革,全面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注重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每年举办一届烟台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服务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平台。每年举办烟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烟台市青少年科技节,积极动员市、区市、学校开展选拔赛,多渠道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搭建平台。实施馆校合作行动, 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开发开放优质科教资源,鼓励科技工作者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安全健康教育活动。加大科学教师培训力度,深入开展“送培到基层”活动,每年培训科技辅导员150余人次。
深入实施职工全员创新工程
广泛开展全市职工创新创效竞赛
如何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市总工会以“百万职工大阅兵、十万精英大比武”活动为主线,每年开展10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5万多名职工晋升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建立企业创新型班组9869个,每年涌现创新创效成果2.5万多个。根据《方案》,我市将实施技能强市行动,深入实施职工全员创新工程,广泛开展全市职工创新创效竞赛,加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扶持力度,探索推广创新工作室联盟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人才聚集、集智创新、技能传承和示范带动作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职前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突出科学素质、安全生产等内容。发挥“科创中国”“科创山东”“科创烟台”平台作用,通过广泛汇聚科创资源,围绕产业发展精准发力,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
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方面,根据《方案》,我市将实施智慧助老行动,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增强老年人防诈骗和科学意识,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充分发挥各类科普教育基地、老科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年大学、社区科普大学等场所,普及智能手机应用等实用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实施银龄科普行动,大力发展老科协、老年科技志愿者等组织和队伍,建立离退休干部人才库,充分发挥老专家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等方面的作用。
主体多元、供给优质、机制有效
加快构建科学素质建设体系
根据《方案》,我市经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科学素质建设体系。
如何加快科技资源科普化?市科协联合相关单位推出“启梦”行动—科普进社区(农村)活动,结合电影下社区、下农村开展映前科普宣传,增加科普中国科普视频放映内容,以及联合相关单位制作垃圾分类、食品安全、疫苗接种等本土科普宣传视频,充分发挥文化活动资源优势,增加科普宣传渠道的广度,真正把流动科普宣传送到基层最需要的观众中去,全年完成进社区1000场,进农村15000场播放任务。
根据《方案》,我市将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鼓励科研机构、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将科技资源多角度、多方位渗透进公众生活。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支持和指导科研机构及科技型企业建立专业科技馆、科研成果和产品展示平台,高校和创新平台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将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优质科普资源。推动科普产业发展,激发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科普的活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工作大格局。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工作者和基层科普需求结合起来,激励和引导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
根据《方案》,我市将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科普创作能力,深入开展科普创作、科普讲解员评选等赛事活动,开发动漫、短视频、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科普作品。提升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推进图书、报刊、音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鼓励公益广告,增加科学传播内容。推进智慧科普建设工程,加强“互联网+科普”建设,做强“科普烟台”品牌影响力,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强化校园电视台、智能教室、数字化实验室、数字图书馆、STEAM空间、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物联网终端系统等建设,打造智慧后勤、智慧安防、智慧场馆等,全市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根据《方案》,我市将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应急科普宣传长效机制,广泛宣传应急科普知识,开展各类应急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加强专兼职科普队伍和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阵地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提升科普品牌活动影响力,立足全民参与、普惠共享,着力打造“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品牌,广泛开展社会需要、群众喜欢、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系列科普活动。